1)窯傳動電流軌跡平
窯傳動電流很平穩,所描繪出的軌跡很平。表明窯系統很平穩、熱工制度很穩定。
(2)窯傳動電流軌跡細
窯傳動電流所描繪出的軌跡很細,說明窯內窯皮平整或雖不平整但在窯轉動過程中所施加給窯的扭矩是平衡的。
(3)窯傳動電流軌跡粗
窯傳動電流描繪出的軌跡很粗,說明窯皮不平整,在轉動過程中,窯皮所產生的扭矩呈周期性變化。
(4)窯傳動電流突然升高后逐漸下降
傳動電流突然升高然后逐漸下降,說明窯內有窯皮或窯圈垮落。升高幅度赿大,則垮落的窯皮或窯圈赿多,大部分垮落發生在窯口與燒成帶之間。發生這種情況時要根據曲線上升的幅度立刻降低窯速,同時適當減少喂料量及分解爐燃料,然后再根據曲線下滑的速率采取進一步的措施。這時冷卻機也要對篦板速度等進行調整。在曲線出現轉折后再逐步增加窯速、喂料量、分解爐燃料等,使窯轉入正常。如遇這種情況時處理不當,則會出現料生燒、冷卻機過載和溫度過高使篦板受損等不良后果。
(5)窯傳動電流居高不下
有四種情況可造成這種結果。第一,窯內過熱、燒成帶長、物料在窯內被帶得很高。此時,要減少系統燃料或增加喂料量。第二,窯產生了窯口圈、窯內物料填充率高,由此引起物料結粒不好,從冷卻機返回窯內的粉塵增加。在這種情況下要適當減少喂料量并采取措施燒掉前圈。第三,物料結粒性能差。由于各種原因造成熟料黏散,物料由翻滾變為滑動,使窯轉動困難。第四,窯皮厚、窯皮長。這時要縮短火焰、壓短燒成帶。
(6)窯傳動電流很低
有三種情況可造成這種結果。第一,窯內欠燒嚴重,近于跑生料。一般操作發現傳動電流低于正常值且有下降均勢時就應采取措施防止進一步下降。第二,窯內有后結圈,物料在圈后積聚到一定程度后通過結圈沖入燒成帶,造成燒成帶短、料急燒,易結大塊。熟料黃心多,游離鈣也高。此時由于燒成帶細料少,儀表顯示的燒成溫度一般都很高。遇到這種情況要減料運行,把后結圈處理掉。第三,窯皮薄、短。這時要伸長火焰,適當延長燒成帶。
(7)窯傳動電流逐漸增加
這一情況產生的原因有以下三種可能。第一,窯內向溫度同的方向發展。如原來熟料欠燒,則表示窯正在趨于正常;如原來窯內燒成正常,則表明窯內正在趨于過熱,應采取加料或減少燃料的措施加以調整。第二,窯開始長窯口圈,物料填充率在逐步增加,燒成帶的黏散料在增加。第三,長、厚窯皮正在形成。
(8)窯傳動電流逐漸降低
這種情況產生原因有兩種。第一,窯內向溫度變低的方向發展,加料或減少燃料都可能產生這種結果。第二,如前所述,窯皮或前圈垮落之后卸料量增加也可出現這種情況。
(9)窯傳動電流突然下降
這種情況也有兩種原因。第一,預熱器、分解爐系統塌料,大量未經預熱好的物料突然涌入窯內造成這前移、窯前逼燒,弄不好還跑生料。這時要采取降低窯速、適當減少喂料量的措施,逐步恢復正常。第二,大塊結皮掉在窯尾斜坡上,阻塞物料,積到一定程度后突然大量入窯,產生與第一種同樣的影響。同時大塊結皮也阻礙通風,燃料燃燒不好,系統溫度低,也會使窯傳動電流低。
依靠窯傳動電流進行操作,有信息清楚、及時、可靠等優點,尤其與燒成溫度、窯尾溫度、系統負壓、廢氣分析等參數結合起來判斷窯內狀況及變化更能做到準確無誤,而單獨依靠其他任何參數都不可能如此全面準確 反映窯況。比如燒成帶溫度這個參數只能反映燒成帶的情況,而且極易受粉塵和火焰的影響。而窯電流卻可及時地反映出燒成帶后的情況,預示大約半小時后燒成帶的情況,提示操作員進行必要的調整。